登录 / 注册

身体力行渐入“道”

作者:贺新向 来源:郑州新世纪课程研究院 点击:4324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今天是8月14日,星期五,天气晴朗。办公室书桌旁,独处,身松、心静、神凝,我仿佛又回到了10-13日660人参加的培训会场:深思的面容、深邃的目光,张张笑脸,笑声、掌声,智慧的火花、爱的光辉、微信分享的真知卓见,那些场景一幕一幕地呈现在眼前,我感觉到教育是那么神圣、那么有尊严……不由想把它记下,以便启思、积累、分享作为亲身参与者的所思所悟。

身体力行渐入“道”,为什么会想起这个题目?我想就高效课堂建构和品牌学校建设表明三个观点,首先,身体力行是悟道的前提,是悟道的必要条件,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悟道;其次,入“道”要经历主体知行合一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渐进的过程;最后,分享对学校课改之“道”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为什么是“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一词多用作褒义,即亲自去做(行),努力体验(知)。它出自《淮南子汜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吕祖解《道德经》更是从性命修炼的角度主张“体道”:唯身体力行方悟“道”,“道”就在自己身上。这些圣人先贤的哲思,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身体力行,开启心智,抵及智慧,改变世界,成就我们自己的寻道、悟道、成道的生命至尊与意义!校长和班子成员怎能无动于衷,坐失良机呢?

其次,怎样“身体力行”?

起而行,然后知,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认知,再实践,不断提升认识,形成理论指导并我们实践的成效,同时完善我们实践的理论。这应是我们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

对于教学改革,引领课堂教学的专家只能在课堂中诞生,其次使其在不断解决问题、困难中反思性实践中成长,如果没有反思就不会成长。实践加反思等于成长,因为这是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检验我们的理论,使理论得以补充完善,我们的知识和认识才能丰富和提升,更好达到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四天的通识培训,我们有了系统的知识和理论,是通过先行者的实践总结间接得来的,虽然对这些知识我们也经历了体验,但那只是对知识本身的感性认识,增加了我们对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知识与技能等理论的理解和相信,毕竟那还不是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认识、我们的经验、我们自己理论,我们的理论只有在我们的实践中提升、提炼,用我们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再回到课堂的实践中检验、完善、总结提升。例如导学案的三个要素,学校目标,学习方法、学不会怎么办怎样分学段分学科分课型来设计?又如,小组建设的组织分工、制度与规则、激励评价怎样科学合理、相机而行?展示时任务分解、小组分工、教师的职责、展示目标的达成,遵循怎样的原则?对于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不同学段教育目标导引下的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原则、侧重点是什么呢?最终我们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是什么样的,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是什么呢,我们解决的策略和理论依据、坚守的指导性原则又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就上述这些问题作出我们自己的回答,然后用全流程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式分步呈现出来,指导新入教师的教学改进呢?

对于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学校组织层面改革措施跟进,课堂教学改革只可能是个别的、短期的、肤浅的局部行动。同样地,这更加需要校长身体力行,起而行,然后知,校长要达到能够提出理论依据,把握核心和方向,明确组织策略、计划实施步骤、完善激励与评价。具体来讲,校长需要做什么呢?第一,起而行。系统学习高效课堂实践的知识与技能、流程与方法、教学价值与目标。弄清高效课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第二,然后知。就课堂教学层面它思考与传统课堂的差异在那几个方面,本质差异是什么?哪几个关键因素决定了这一本质差异?第三,再实践。我能够改变的,就去行动。围绕教学改革的需求配备与整合资源、组织及其职能重构、工作流程再造与细化,激励与评价跟进等。第四,再认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改变?我们的改变始终遵循的宗旨和思想是什么?我们改变什么以及怎么改变由谁来决定、怎么决定?第五,再实践,再认识。如果以上问题都弄明白了,学校要不要制定一个改革实施学年计划,重新确立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在第三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到对学校组织整体进行重构,并在运行过程中基于矛盾与问题的解决、成效与价值的实现而不断调整完善。如此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理论,循环往复,知行合一,在改革中发展!

最后,课改入“道”,我的思考。

办学之道。建立是学习共同体。通过学习共同体,改善师生关系,强化师生对话和信息交流,在主体性交往实践中促使个体成长,人格完善,在经历这一过程中逐步成为理想、信念与精神的共同体。

基础学校是专门研究“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地,教师是以“学习”为业的人。因为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诞生的地方,在这里,教师用他的“学习”理论和经验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知识情境、交往关系、展示平台、及时提醒、点拨、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是是教师专业的核心,在形成学习力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完善理智(头脑)、仁爱与德性(心灵)、意志力(身体力行)。由此,实现师生“教与学”行为方式的转变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追求。而师生集体“教与学”的行为方式转变的实现,首先是学校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真正转型,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兼容、未来发展与当下效益兼顾的办学思想,真正的将人的发展,即师生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作为办学目标居于核心与领导地位,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其次是校长要成为学习领导,即自己善于学习并在学校实践中引领学习,把学习即学什么、学到了什么、学以致用作为学校领导和管理工作的目的,只有这样,校长才算是实现了自己最根本职能“出主意、用干部”阐明正确的办学思想、提供个堂教学改革的路径就是出主意,千方百计让干部在工作中学习提升,学以致用,这才是把发展人作为工作的最根本目的,而不是像过去那种只见事不见人、只问布置落实的效果,不关心师生者是否有正当的需求、有无新的问题发生、能否改变或创新。

教学之道。教学是师生通过教材(资源)的交往性实践活动。教师始终致力于学生“主体性诞生的时间、空间的情境营造,开展“主体多元”的交往性实践。这种交往性实践旨在重树一种教学文化,即“对话”文化。关于“对话”文化的重塑,从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第一,“对话”文化建构:从“自主”走向“对话”。课堂应该是快乐学习---走向“对话”。古今中外教育史中,对话式教学堪称经典。有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哲学家戴维·伯姆详尽地研究了对话理论,在他看来,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对话作为教育原则,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确切地说它的本质与好奇心类似,要求人们不做预设判断和取舍,从而使人们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和透明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目前课堂里的对话呈现的形式多样和数量增加较传统课堂有了显著进步,但在体验创造,尊重个性,共享意义等方面还亟待质的跨越,这需要师生在对话实践中反思、扬弃,完成从解释意义到创造生成、自主到自由的嬗变。由此,课堂应是师生与教材对话、与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活动。这与教育工作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的原则不谋而合,在“对话”中生成各自的意义正是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的教育力量。显而易见,最要紧的事情应是让师生在对话中成就“对话”。这理应是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第二, 班级的“社会关系”:基于“对话”实现的组织设计与运行。 对话需要在关系中才能实现其意义,关系形成为对话的深入提供契机和主题。课堂中的关系从结成关系的主体划分主要有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个人与小组的关系;小组与小组的关系、小组与班级的关系等。由此,班级的各种组织建设与运行将关乎教育对“人”影响的实现,让师生在班级的关系中培育其学习、生活、情感、管理的能力和素养,形成自己健全人格。让对话在关系中成全意义的流动,主体在关系中共享意义。这应是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第三, 教室作为“学习场”。班级“社会关系”中“对话”的平台搭建。为促使对话与关系随机生成,需要提供满足对话关系的时空条件即学习场搭建。学习场要满足的条件:心理安全、交流自由、设施完备、课程资源丰富且能够共享、服务平台自主搭建以及达到设施、课程资源的多元、个性化需求满足。教室转化成为学习场,表面看似是设施、课程等向教室分流、整合,从而完善一个个独立的学习场,其实质是从“计划、达标”向“个性、需求”管理理念的转型。这是课堂改革的基础和保障。

让“对话”文化在课堂扎根,在学校开花,在无数个生命里结出丰硕之果!

作为一个置身课改的教育人,我也渐渐地隐约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之“道”——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变化”。主动即有心、用心,保持开放、平和的心态;变化即吐故、纳新。主动变化的人生姿态一定是谦恭而优雅的,他感恩境遇,快乐成长,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实现生命的意义——让教育因“我”而改变。

让学习成为人生信念、人生哲学、人生信仰——是为“道”。
(本文作者系巩义市教体局副局长)

更新:2015-08-20 06:25:0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