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欣哥聊课】关于“三通两平台”

作者:张欣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421

“三通两平台”建设,应该是教育智能化硬件的集合。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如果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能够基本实现“三通”,会让世界震惊,而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于两亿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的软硬件工程,其浩大之举可想而知。教育部提出的口号是实现四个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的建设。它的重要性有三点,其一,信息化时代学校的基本构架,是个象征的变化,也是个实质的变化。其二,国家愿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有力措施。其三,无可限量地增加了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使一切好象都能变成“可能”。

教学资源班班通的实质内容是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将优质教学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努力建好三个课堂:

1、专题课堂,主要针对特殊需要的课堂,集中力量做好一批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2、名师课堂,组织具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的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个人空间和相应工具,开设学科重点、难点系列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名校网络课堂,汇聚若干基础教育名校的优质资源,开设网络学校,为学校集体组织学生选修网络课程服务。教学资源班班通的重要性有三点:第一点,优化继续存在的工业化时代传统学校的教学;第二点,渐次拓展、创新信息化时代未来学校的教学;第三点,使学习者个体成长的个性化“私人”定制的教学服务成为可能。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实质内容是,逐步为学生和教师建立实名网上学习空间,大力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让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按照教师优先,发达地区优先的原则,先行先试,有序推动。它的重要性有三点,其一,切入点是教师个体、发达地区,符合客观规律。其二,变工业化时代的学校为信息化时代的学校,是由量变到质变,由个体到群体,由部分到整体。其三,先由原有框架内的变革再到新框架的构建,但都是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切入的。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实质内容是一个云服务体系。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软硬件资源的集约共享,降低学校信息化成本和建设难度,推动资源建设和使用良性互动,提高应用水平。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使用,遇到了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极大的不匹配和不对称。这么大的一个资源比对个体教师或某个群体教师,个体教师和群体教师都很茫然,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没有一个组织或权威告诉他们在什么原则下,什么主张下,什么体系下,该怎样去使用,并能达到什么效果,且如何去评价、考核。

第二,课程资源不是课程产品,由资源到产品还要有一个制作过程,而系统的制作,不是个体教师和某一群体教师所能为之的。就象旅游资源变成旅游产品一样,都存在一个哪个层面负责?谁来牵头?还有一个资源变产品的“方向”问题,制作流程,如何使用等问题。

第三,深度使用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教育资源是一个教材领域系统变革的问题,这个系统牵涉到课程与教学的方方面面,课程内容如何整合?课程形式怎样去适应?教学的方略、方法、方式如何去创新,并能嵌入到现有教学体系中,教学的过程该怎样重新排列组合?这样的问题太多,又顾及升学质量的应试分数,大家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热情并不高,看的多,用的少,辅助于教学的多,主打于教学的少。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实质是为教育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平台建设的基本构思是“两级建设五级使用”,通过应用系统收集和汇总数据。“两级建设”,就是建立中央和省级教育管理数据中心”。“五级应用”就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中央、省、地(市)、县(区)、学校五级应用,部暑在中央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各省通过省级数据中心为所属地(市)、县(区)、学校提供应用服务。通过统一开发的应用系统形成动态、准确的数据,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支持服务,为地方应用提供服务。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初衷,本意很好,从理念上来说,是世界一流。但现实中用得不是很好,有些地方建好了,但没有使用。放着先进的智能化系统,还在“刀耕火种”地管理着学校,仍然按照浓厚的传统的主观意志的“作派”管理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虽然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虽然高投入配置了“三通两平台”,学校层面的管理,在大部分学校确实还很落后。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解决三个棘手的问题。

第一,变大数据时代的“难民”、“移民”为“原居民”。对于信息化时代的设备,特别是终端设备,中小学生可从说是“原居民”,天生就会。信息化终端就是他们的“器官”,网络就是他们的“空气”,他们自然就生存于此。而年轻教师和部分有“热情”的中年教师,可以说是信息化时代的“移民”,通过学习,逐渐就适应了,也能在信息化时代“应用自如”。而上了些“年岁”的校长们,可以说是信息化时代的“难民”,如果不下一番大气力,是很难融入信息化时代的大数据、智能化教育教学之中,他们就象国外“唐人街”上的老华侨,只能用汉语生活在“唐人街”。有些校长就处在这一尴尬境况之中,怎么办?没有退路,必须是变“难民”为“原居民”,并且是“原居民”中的领跑者,至少是组织者。

第二,根据现有“三通两平台”的功能,研发、编制使用手册和培训教材,“强制”性对管理层进行培训,培训不能“蜻蜓点水”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精准”培训,让每一位管理者对“三通两平台”都了如指掌,应用自如。

第三,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对学校管理者使用“三通两平台”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评定,就象对“两基验收”那样去进行。不然,“三通两平台”这么大的投入,性价比低,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是令人遗憾的。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校校通”是基础,“班班通”是近期工作的一个关键,而“人人通”才是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是本质的核心。这一点既然是本质的核心,它代表的是方向,代表的是创新。领会杜占元副部长对“三通”的剖析,应用好“两平台”为“三通”服务,特别是对“人人通”的服务。那么信息化时代的未来学校的教学究竞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生态呢?



更新:2021-09-20 03:34:4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