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纪实):乌鲁木齐“历险”记
乌鲁木齐这个名字,对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对我来说,却永远是神奇而美丽的——
一、独闯,源于电教联姻
之所以能够有缘独闯美丽神奇的乌鲁木齐,又说成是“历险”。这与电教伴我度终生的教学生涯是分不开的,更与这次独闯的行程艰险是分不开的。
7月20日,接到中国电子协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的通知,邀请我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与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发培训班”演讲。费用全部由主办方负担。
于是,就匆忙向领导汇报、备课、联系车票。虽然是暑假时期,相对时间来说比较宽松。但是,为了不影响单位的中心工作,还是征得领导同意之后,做了慎密的安排,才放心西行。
临行前,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课件的制作上,为了应对难以预料的演讲环境,我做了同一种内容,不同形式的两个课件,即:网络版和演示版。就好像现在教研提倡的同课异构一样,网络版上传给会务组,印教材,制光盘,供学员培训班结束后,回到单位点击我的课件,也能链接到相关的网络资源。演示版供我演讲时,即使没有网络的教室里,也能演示链接到相关教学资源。
能有此殊遇在全国性的会议上,以主讲教师的角色交流经验,所拿到桌面上且讲得头头是道的,无怪乎我们灵宝市的电教管理经验。因此,这次走出中原的演讲,其性质不只是我个人的出头露面,而是代表我们灵宝教体局来宣讲信息技术在助推高效课堂方面的整合经验。所以,我专门与我们电教馆的技术权威
由于距出发之日仅有4天的时间,所以,索性托人买到了一张7月24日上午7点50分在灵宝开车,从杭州开往乌鲁木齐的K595次列车的7车34号的硬座车票,即使不是卧铺票,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二、候车,座椅日行八万里
候车晚点,是常有的事。如果晚点3个小时,还吃得消。假如在晚点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再加上24小时的话,恐怕很多人是挺不住的。
尽管这次独闯乌鲁木齐出师不利,但我丝毫没有彷徨过。
万万没有想到:我愣是在灵宝火车站小小的候车室里,伴随地球转了一个昼夜的圈子,大有座椅日行八万里的神奇色彩。
试想:整整蹲守了27个小时的滋味是何等的难受?再试想:终于“等”来了西去的迟到列车K595,又是何等的高兴?
我们的地球,与铁路开了一个玩笑,用特大暴雨的方式,使自然环境“被”塌方、泥石流、滑坡,使陇海线“被”截断为三段,几乎全线瘫痪,没有一个正点的列车。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踏上了独闯乌鲁木齐的“历险”征程。
起先,在灵宝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并不知道晚点的原因。只知道等一、两个小时火车就会来的,因为下雨天嘛。
谁知从上午7点等到11点也没有K595的踪影,于是,就用手机上网查找京沪铁路是否因暴雨中断的消息,因为开始只想着南方的暴雨。结果没有查到任何消息。
幸好,杨乐打来电话问:“上车了没有?”我告诉了他:“晚点。你在网上查K595的消息。”不一会儿,电话打来说,火车本来3点多到达郑州站,到10点半才到达。我估算,下午3点就到达灵宝火车站了。于是满怀信心地专心候车。
这期间,一位同事的孩子要去北京,从23日下午4点多,一直等到24日的下午2点,才上了北去的列车。
再等一个多小时,我也该启程了,这样想着心里乐滋滋的。
但是,从此时到下午5点,没有一辆客车通过。5点之后有晚点的列车来往,有正点的客车被广播晚点,有旅客上上下下,一批又一批的。唯独还是我“被”候车。
再次用手机上网查询,才知道陇海线太要段因暴雨中断,24日凌晨3点修复通车;从知情的旅客口中还得知,陇海线三门峡段因暴雨中断。这一切,火车站没有任何告示,只是停售了车票,提供了全额退票的服务。
4位要去绵阳开会的中学教师停了一夜后,才等到了火车;几位要去新乡参加培训的省级骨干教师,也是打破了时空界限,乘坐晚点车,在郑州倒车。当他们挥手再见,问我怎么办时,我毅然回答:“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别无他故,只为演讲。”这是我执意独闯乌鲁木齐的理由。
只有傻子才这样意念坚定!只有疯子才这样行动岿然!
如果放弃候车,就等于放弃了千载难逢独闯乌鲁木齐的机遇;如果耐心候车,必定是希望大于失望。
在我的精神感召下,城关幼儿园的两位老师,也终于等来了东去的客车。
我想:候车的辛苦,怎能比得上武警官兵抢修铁线路的艰辛?怎能比得上滞留旅客在客车上的苦闷?
三、乘车,灵宝老乡做伴
在整整苦熬了27个小时后的7月25日上午11点,我终于乘上了K595次列车!
独自一人西部旅行,独自一人冒险西行,对家人来说有数不清的担心,对朋友来说有说不完的牵挂。从候车到上车,从坐车到下车,整整61个小时里,我收发短信超过了300多条。
由于列车严重晚点的原因,手持24号和25号两天内K595车票的旅客,全都上了这趟晚点的列车。
正是列车员和旅客之间“持正点的票,坐晚点车是否有效”的争议,才使我通过方言认识了同车的几位灵宝老乡。
列车员说:“你们几个从灵宝上车的,拿的是25号的票。是废票,一会儿要补票。要么都到西安下车,等25号的车次。”
正好赶上列车给旅客免费发方便面和矿泉水。列车员吆喝着:“请大家拿出车票,凭票每人领取一盒方便面和一瓶矿泉水。”
谁知,发到一位灵宝老乡时,列车员把票一看说:“你还浑水摸鱼哩!”
那位农民说:“XX子,当谁没吃过方便!”
顿时,车厢里的气氛马上紧张起来。
其他列车员打圆场说:“这是地方捐赠给车上的救灾物资,是你们没有上车前统计的数字。怕不够数。”
如果因为票的问题,因为发方便面的问题,果真吵起架来,局势就不好收场了。
怎么办?想来想去,我就决定主动与老乡交换意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
我们一块商议:如果,列车员再来说车票的事情。我们就说,这都是晚点造成的。如果不是晚点,我们也不能提前坐这趟车,何况车站急着分流旅客,催着我们坐同车次的火车,上车时也没有人挡着不让上车。更何况,三门峡、西安上车的都有类似的情况。是你火车晚点了,又不是我早点了……等等,等等。商量了好多理由。我告诉大家:记住一条——就是不要与列车员吵架!一句话:不要叫人家说我们灵宝人不讲道理。
我还说:“你看这个列车员,有嘴无心。服务工作做得多热情,多认真。就凭这一点。不要计较他说的难听话。”
结果,应验了我上面说的那句话。预料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列车员把票的问题和发方便面的摩擦早都忘得一干二净。
令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一位老乡从提包里掏出一本《龙头山作证》的小说在细细阅读。这不是胜民哥(灵宝市检察官)写的书吗?
我立刻给胜民哥发短信说:“胜民哥,我现在是在去乌鲁木齐的列车上,已过天水。突然发现对面旅客在看一本书,叫龙头山作证。原来是咱灵宝的老乡民,去玉门做生意。我拍了照片,回去让你看。建议给他们赠几本书。”
胜民哥回复短信说:“请代问那几位读者朋友好,请他们多提宝贵意见!”
于是,我与几位老乡就从这本书开始,聊了很多新鲜事。
《乌鲁木齐“历险”记》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手机拍摄),老乡阅读《龙头山作证》小说。
四、接头,号码产生误解
我一上火车,北京方面的会议组织者沈飞就发来短信说:“杨主任,现到哪了,辛苦您了。本次讲课老师一位是西北师范大学的
紧着着,乌鲁木齐方面的华侨国旅会务中心发来短信:“
第二天,当我在吐鲁番向国旅报告方位后,19:53分国旅发来短信说:“好的,应该两个小时就到乌鲁木齐了,出站时联系毛师傅130xxxx0333,他会在出站口等您!”
到了20:43分,手机号为150xxxx9318的发来短信:“
我回信说:“你好,首先谢谢毛师傅。八点钟在吐鲁番列车启动。说是两个小时就到乌鲁木齐了。出站时我身着灰色短裤,黑色花t血。左手戴金色手表,右手拿手机。肩背黑色旅行袋。”
忽然间,心中产生了疑虑:为什么问我的150xxxx9318和接我的130xxxx0333两个号码不一样呢?莫非是——
于是,我急忙向国旅发短信:“你好,与我联系的师傅手机号码,怎么和你提供的毛师傅号码不一样?”
对方回短信说:“去接您的师傅叫毛伟民130xxxx0333,另外我们的会议秘书也会跟您联系,她叫费丹150xxxx9318,如果再有别人联系您,不必理会!”
哈哈!一场误解,国旅、会务组、毛师傅都与我联系,使我辨不清真假美猴王,原来,费丹的手机号对我来说是陌生的。
于是,我急忙给国旅回短信说:“明白了,正是会务组的号码。打搅你了。”
22:05费丹发来短信说:“师傅已过去,130xxxx0333毛司机,您的联系方式我已给他。”
7月27日22:22分,我下了火车,踏在了乌鲁木齐神奇美丽的土地上。
我兴致勃勃地跟着人流,走出火车站。在站广场一角的超市门口,与毛师傅接上了头,不到30分钟,就坐车到了下榻的景馨苑大酒店。
在门厅见到了费丹,一位会务服务员直接把我送到了511房间。
23:17分,我打电话向家中报了平安后,才入睡。
一觉睡到6:20分才醒来。
无奈的是房间里上不了网,大清早就去街上寻找网吧。
《乌鲁木齐“历险”记》的第一张落地照片(值班保安拍摄),可惜相机时间有误差。
9点开早饭时(这里与我们时差两个小时,10点钟上班),由于会务服务员事先没有来得及给我发餐票。餐厅服务员就是不让就餐。等到昨晚送我进房间的会务服务员来到餐厅送餐票时,一连打量了我好几次,都没有敢向我打招呼,我也看了她几次,也不好意思相认。
因为,我换今天了短袖衬衫和长裤,又戴了副眼镜,与昨晚接头时的装束大不一样。直到餐厅服务员询问我,我说出511房间时,会务服务员才恍然大悟:“啊!?
并且,尴尬地连连道歉。
独闯乌鲁木齐,第一顿早餐吃得是这样的有趣、滑稽。
课间,学员也不休息。
我的学习用具,笔记记得密密麻麻。
五、专家,讲座高屋建瓴
本次研讨交流会会期为四天,前两天研讨,后两天考察。昨天晚上,费丹小姐把日程安排交给我时说:“杨老师,你的课在28号下午,明天,没事。你可以休息。”我说:“不可以的。我明天还要听课学习呢。”费丹小姐听后,非常惊异!
日程安排
10点钟,研讨会正式开始,由于是专业性的很强的学术会议,所以没有开班仪式。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改学教授就直接开讲了。
杨教授主要从电化教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了“教育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外延、应用与作用。他的讲座,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
我最感兴趣的是,杨教授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现代教育技术是升华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道理。比如:山区孩子认识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所记忆的是老师列举蘑菇的例子;而城里孩子,则是通过教师运用的多媒体手段,记忆的是屏幕上的影像。尽管,两个孩子在高考时,这道题都答对了,但是,理解的程度不一样,到大学的学习能力也会有差异。
杨教授总结到:我国教育技术从1978年第二次起步,当时叫电化教育。1979年教育部要求各个地区的教师在兰州进行培训,在西北师范大学办了一个研讨班,后来转移到北京进行培训。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是1980年创办,至今已经30周年了,电化教育杂志社就是我们学院负责创刊,现在发展很靠前。而中国的两大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中国电化教育研究协会引导教育技术向前发展着。过去是幻灯投影主导着教学,现在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三者贯穿始末。这是一个飞跃,一个很大的变革。
杨教授还说了一件让他记忆深刻的事情,他当时去了一趟我们河南省开封县的一所小学,当时那个学校只有两台投影仪,在他们的教室,出现了三个中年妇女,说了两句话:(1)没有想到传统教室里出现了第二个画面;(2)真没有想到传统教室出现了第三种声音。其中说的第二个画面是出现了荧屏,第三种声音是录音机的出现。这两者给教育界带了新的希望,也带了新的发展。这里就出现了一句话:“静止的形式,形象的画面。”
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在80年代,这个阶段有四个要点:(1)“三个面向”的提出;(2)影视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3)三件建设得到发展(硬件,软件,队伍的建设)(4)理论研究的新人员。第三个阶段就是90年代至今:(1)超越单项传播的新媒体,(2)学习形式的新变化(3)教学形式的社会化。
教育电影和电视给我们的启发是:“连续的形式,活动的画面”。所以,展示过程性的教学内容,用电视最好。
现代教育技术使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
1、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1)树立新的教育观;(2)树立新的学校观;(3)树立新的教学观。
2、教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教材只是限于书本,现在已经扩大化,至少有我们大家所共知的电子书,还有视频教材,音频教材,课件也算,大家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学习,学习了更多在学校里面没有学到的知识。)
(1)不是一种概念(文字),一种形式(书本)
(2)不是教材的概念,而是资源的概念
(3)不是定量的概念,而是超市的概念
3、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
(1)容量工程与安居工程的关系
(2)封闭环境与开放环境的关系
(3)定量供给与超量供给的关系
(4)传统环境与虚拟化环境的关系
杨教授指出:我们现在要用教育的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下午在座谈交流时,有代表提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要求必须为农村党员学习和农科技服务,这一点很难做到。
杨教授说,他下一步就要代表国家到基层学校评估验收农远工程,这是国务院的要求,还必须做到。
我说:“当时是在没有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技术力量落后的环境下提出来的。如今,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比我们的设备还好。我建议把这两块的资源整合一下,他们的设备,我们的场地;他们的资源,我们的技术。”
杨教授当场表态:“这个建议很好,我一定向上面反映。”
会议转移到了多媒体会议室。
六、技术,学习核心功能
《教育信息化中的新起点》是中国电于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副秘书长、贵阳市电教馆馆长、高级教师王果主打的课题。
王果秘书长在演讲
他从“《纲要》提出的思想和任务、教育信息化的新思路和新任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中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五个方面竭力阐述“技术为教育服务,教育和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深刻含义和操作技术。
他说:“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网络覆盖率、利用率低和信息技术及应用水平不高。”
在讲解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时,他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关于如何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质问题,他指出:“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要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他说:“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分为:过程 —— 一个分段推进和持续发展的过程;技术 —— 支撑技术主体是信息技术;目的 —— 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任务 —— 扩大教育机会和提高教育质量;策略 —— 发展教育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中的应用。”
就“教育信息化的目标”问题,他联系当前“班班通、堂堂用”工程,明确提出“人人会、步步实”的思路。即:“人人都能应用网络信息;人人都能进行沟通交流;人人都能增强学习技能;人人都能提高信息素养。”
对于“信息技术”他给予了明确的定义。他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特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包含无处不在数字网络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和迅速、安全的数字传输服务;软件与硬件的融合为用户提供无所不能的数字运算和信息共享服务;云计算服务——所有的软件都可以连接起来,可以说这是互联网的革命。当软件用在很多互相联网的电脑上时,就是云计算,它会降低计算设备和计算的成本。”
原来“云计算”是Cloud(云)+Client(终端设备),就是“云端计算”。Client可以是PC、手机、家电、汽车等任何工具
他还用大量的拓扑图,诠释教育城域网的结构与功效。
七、演讲,几多亮眼聚焦
这次培训班的主旨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与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发”的研讨与交流。两位专家一天半的讲授,着实让代表受益匪浅。
我的演讲神态。
我作为一个基层的电教管理者,能够被邀请在会上演讲,主要是填补一线实际操作管理的经验空白。
演讲前,我曾在课间和饭间,与杨改学教授和王果秘书长,分别探讨过关于“班班通”的使用效益和农村远程教育的使用效益等问题,以至于教授们在讲课时,把一线操作中的待解问题,归结于我讲课时的解答。这无疑是给我的演讲发出了有价值的信号。
我的演讲是从我们“灵宝市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是全国闻名的道家之源、苹果之乡、黄金之城”的自我介绍开始的。尽管我们的水果不及新疆,但是老子著书《道德经》于灵宝函谷关;灵宝是全国第二大产金大县的事实,却使代表们为之一振,眼前一亮。
紧接着,我介绍了统领我们灵宝教育的总理念。我说:“进行数字校园的科学管理与教育技术的应用效益探索,就是为了使‘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层面达到至高的境界。”
我说:“这句话是我们教体局的马局长提出来的。我们教研室的任杰主任理解为:惜课内之时,增课堂之效;减课外之负,创高效课堂。我的理解则是:1、要珍惜课堂时间、增强课堂效果,珍惜在校时间、增加教研效果;在时间花费上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在课业布置上轻负担、提高教学效益。2、在课内要抓双基、精讲巧练不拖延,打造教育质量品牌;在课外要搞特长、形式多样不加班,构建教育特色框架。3、努力在形式上有所突破;人力、压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教育资源少投入;力争在实质上有所突现:名生、名师、名校、合格学生、优秀校长、先进经验等教育效益多产出。一个好教师,不一定是一个好校长,但是,一个好校长,必须是一个好教师。 无论你是播种希望,或者你是收获未来,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惜时增效;不管你是当校长,或者你是在从教,干什么工作都不要忘记轻负高效”。
一部反映灵宝电教侧记的《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的专题片的播放,使全体代表对我们灵宝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有了一个总体的印象。
接下来,我浓笔重墨地讲述了三个大家最关切的问题:
一、县市级电教馆如何对数字校园进行科学管理: 1、发挥综合优势,服务数字校园;2、创新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3、深入调查研究,解决教育技术应用的困惑问题;4、自主创新研发,搭建师生网络教研和学习的平台。
二、基层学校如何对数字校园进行科学管理:1、科学管理的三个跟进,解决“人脑”问题;2、科学管理的三个面向,解决“发展”问题;3、科学管理的机构设立,解决“电脑”问题;4、科学管理的资源整合,解决“应用”问题;5、科学管理的考核评价,解决“绩效”问题。
三、一线教师如何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效益:1、读懂教材 抉择媒体范围;2、读懂课堂,提高媒体效益 ;3、读懂学生,调动学生兴趣;4、读懂课件,把握媒体技巧。
演讲过程中,大量的视频案例和网络资源是锦上添花的亮眼焦点。“视频作文”和“感动三中校园人物颁奖晚会(六)用意志写感动”的录像,使代表们感到:教育技术完全是一种呈现思想的工具,其应用效益,不仅仅产生于课堂上。
课件《PPT课件的细节矫正》的演示,又让代表们体验到: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得恰到好处。如何判断用得恰当好处?在我的演讲中都能找到满意的归宿。
最后我说:我今天的演讲,虽然具有相对的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但是很需要在大家的交流探讨中得以完善,更需要咱们学会的王果秘书长的点评,使之在理论上得以升华。
代表们在复制课件时,与我交流。
王果秘书长高兴地说:“要我点评呢,真的还说不上来。没有想到他讲得这么全面,这么细致。比如说,作文MTV啊,我觉得这个做法对于学生的成长特别重要。她会成为学生成长的纪念碑。所以说我也很高兴。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建立这样一个作品的话,这是他一辈子享用不尽的东西。还比如说,他提供了很多网站的应用方式,以及他们的技术解决的方式,还有他更多小小的经验,但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考试,怎么去考?怎么去解决老师的绩效问题?这些经验值得大家去研究。”
八、独闯,乌市来去匆匆
乌鲁木齐固然是个好地方,然而,我却放弃了考察的机会。
真可谓是:来匆匆,去匆匆,来去匆匆98小时;情切切,意切切,情意切切48小时。因为,奔赴乌鲁木齐候车、坐车,苦熬了61个多小时,返程,还得坚守36个多小时。从7月26日晚10点20分落地乌鲁木齐,到7月28日晚9点48分乘火车离开,仅仅停留了不到48小时。
逛街,那是27日早上寻早网吧的事;游玩,那是28日早上,在网吧发送信息的事;购物,那是28日下午讲完课的7点30分后,赶往火车站的事。
7月28日上午7点30分,我上网发布信息的网吧。
在乌鲁木齐市,我经营最多的是:白天听课、讲课;晚上,做笔记、改课件。又可谓是:夜来夜去,夜灿烂;听课讲课,课聚贤。
独闯乌鲁木齐的146个小时内,本是一桩顺利、体面而骄傲的事情,但是,由于严重的火车“堵车”现实和去年难以隐去的恐怖阴影,却蒙上了“历险”的神秘色彩。
难怪老弟任杰,用短信做《七律 闻杨兄西行受阻》抒发肺腑之言:
吾兄老杨,受邀西行入疆做学术报告。怎料暴雨肆虐,陇海铁路全线瘫痪。放牛娃闻其“越是艰险越向前”,感慨不已,赋诗赞之。
年过半百正年轻,吾兄受邀赴西行。
取经送经质有别,唐僧老杨心相同。
列车隆隆显心静,暑日炎炎却春风。
风雨更增凌云志,且看明日枫叶红。
我的感觉是:乌鲁木齐的社会秩序是和谐而稳定的;乌鲁木齐的山河风景是美丽而神奇的;乌鲁木齐的独闯之旅是安全而愉快的;乌鲁木齐的交流演讲是成功而感慨的。
当我7月30日上午10点30分,平安返回家中,接到任杰老弟打来的电话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好神速啊!我风趣地说:历险岂能不神速?
任杰赶紧冒着酷暑,开车把我接到步行街的一个小餐馆,我们俩欢欢喜喜地举杯接风,饮酒洗尘。
庆祝他的双胞胎女儿考上大学!
祝贺我的女儿考上农村特岗教师!